在线翻译 繁体版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民俗文化
江户文化面面观之一:政治体制

 

# 所谓的“藩”和石高
江户时代的主要行政区域,称为“藩”,又称为(大名),类似于诸侯所管辖的领地。属于独立的行政体,拥有高度的军事财政自主权。除非出了特殊情况,一般而言,中央幕府不会涉各藩的内政。也因此各藩皆有独自的制度和钱币。当时全日本(不包括北海道)共计二百七十多个藩,造就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性格。

至于藩的大小或实力强弱,则取决于其向幕府缴纳的米的重量。如二十万石的藩,每年必须向幕府缴纳年贡二十万石的米,又称之为石高。各藩武士们的俸禄也以石高来计算,石高越多其收入就越好,身份也越高。

家纹是藩的象征,此为代表德川家的三片葵叶


# 至于这二百七十多个藩,还细分为三大种类:
亲藩
又称为(御三家)。分别为水户藩(茨城县),纪州藩(和歌山县),尾张藩(名古屋市)。此三藩均出于德川家直系血缘。历代将军(幕府最高统治者)大多数出于这三个藩。

谱代
德川家的远亲,或昔日的家臣或助手,被册封到各地。这些藩分散于各角落,替幕府维稳。有的藩主姓松平(德川家的旧姓),是幕府的帮手。在当时全日本有五十多个谱代大名。

外样大名
关原大战是德川家康取得天下的关键性战役。当时辅佐丰臣家和德川作对的大名,事后都遭到削减封地的处分。这些藩又称为外样大名。

 

# 所谓的“天领”
除了以“藩”为主的行政区域外,有些特殊地方为幕府直辖地,由幕府直接管辖。如丰臣家的大本营大阪(当时称为上方或浪花),天皇的居所京都,开放对外贸易的长崎(当时幕府执行锁国政策,明令外国人不得进入日本,而日本人也不得出国,唯独开放长崎作为和中国荷兰的经贸特区)等等。还有其它的驿站或有特殊作用的地点也属于幕府直接管辖的范围。

 

 

#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“参勤交代”制度
原名参觐交替,指的是轮换出差。起源于战国时期,主君为下属提供府邸作为妻儿居住之地以方便招兵买马。到了德川幕府成立之初,诸大名为讨将军欢心自发性地到江户觐见。到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成为义务制。这也成了日后维持德川幕府两百余年安泰的主要护身符。说明白了,就是以人质来消耗各藩的财力。
幕府规定:各藩藩主必须将妻儿(原配和嫡长子)送至江户(德川幕府的首都,现在的东京)的公馆作为人质。每隔一年自己率领部众来往于故乡和江户(第一年来江户居住,第二年返回故乡,第三年再来江户,依此类推)。期间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各藩都必须自理。如此一来,幕府不但人质在手,还可消耗诸藩的财力,一举数得。
除了少数的特定对象或特大灾难(如天灾或饥馑)时可免责外,直到西洋势力介入的幕府末期为止,这项制度切实地执行了二百多年。

大名参勤交代时的场面(1),图片源自维基百科

大名参勤交代时的场面(2),图片源自维基百科

大名参勤交代时的场面(3),图片源自维基百科

 

各地主要重藩参勤交代至江户的路程,日数,阵仗(行列规模),经费开支一览表,出自维基百科

 地方  藩  石高  藩庁  道程  日数  行列規模  経費(黄金両)
東北地方
伊達家
 仙台藩  63万石  仙台城  92里(368km)  8-9日  2000-3000人  3000-5000両
北陸地方
前田家
 加賀藩  103万石  金沢城  119里(480km)  13日  2000-4000人  5333両
山陰地方
池田家
 鳥取藩  33万石  鳥取城  180里(720km)  22日  700人  5500両
四国地方
伊達家
 宇和島藩  10万石  宇和島城  255里(1020km)  30日  300-500人  986両
九州地方
島津家
 薩摩藩  77万石  鹿児島城  440里(1700km)   40-60日   1880人  17000両

 

 

官制:
幕府最高统帅为将军,而辅佐之人,就相当于阁揆幕僚。一般称为老中或大老。两者功能职权相当,只是大老犹较老中地位稍高一些。能出任大老或老中者,一般都是某些重量级大藩的藩主,而且不止一位。一群老中之间,有一位带头者(称为笔头老中),相当于现今的阁揆宰相。
至于老中以下还有所谓的“若年寄”,相对于老中的助手。

 

“奉行”,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官名。原为“奉命行事”的缩写,指的是“执行官”,“担当大臣”的意思。如町奉行,好比市长或地方官;勘定奉行,指的是财政大臣;远国奉行,则指那些管理远方直辖地的大臣;还有掌管寺庙的寺社奉行;掌管建设工程的普请奉行和作事奉行等等。

 

“旗本”则是指由幕府直接管理,由将军亲自统领的军队,然而二百多年来的太平日子,让这批军队多半处于闲散的状态。

 

“家老”则是各藩的总管,担任辅佐藩主之职。特别在藩主赴江户参勤交代的一年间,要管理藩内大小种种事物,因而又称为“城代”。

 

 

共:1页